new WOW().init();
【課程背景】
PDCA循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,最早由休哈特(Walter A. Shewhart)于1930年構想,后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(Edwards Deming)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,并加以廣泛宣傳和運用于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中。
它是企業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,是能使任何一項活動有效進行的一種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。
PDCA是一個改善循環,在每個循環之后把有效的作法標準化,并藉由啟動另一個PDCA循環的程序作為持續不斷改善的工具。
對PDCA的程序作全盤了解,應用它在日常的業務中,同時和其它解決問題的工具結合,可引領企業經營持續學習、改善及自我超越。
【課程收益】
1、充分了解PDCA管理循環在管理工作中的意義
2、掌握問題的定義與問題的三種類型
3、掌握PDCA與兩類問題間的關系
4、掌握設定型問題運用PDCA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
5、掌握發生型問題運用PDCA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
【工具/表單】
l 問題模型圖 / PDCA表 / 5W1H / 檢查表 / 排列圖 / 因果圖 / 5WHY表
l 關聯圖 / 親和圖 / 矩陣圖 / 行動計劃表 / 分層檢查看板
【課程特色】60%理論+20%案例講解+15%現場演練+5%點評總結
【課程對象】各部門經理,車間主任、班組長、工段長、班組長、儲備干部、優秀員工等
【課程時長】2天
【課綱大綱】
第一講:PDCA與問題解決
前言:什么是管理
一、PDCA產生的背景
案例分析:如何提升好感從1-8星
二、PDCA循環四階段與特點
三、PDCA循環與解決問題的關系
1、三種問題定義
2、問題的三個層次
3、問題解決的基本意識
4、管理方式與工作方式
案例分析:中國護士與美國護士配錯藥
四、PDCA運轉—維持與改善
案例分析:老太太燒紅燒肉案例
五、PDCA與設定型問題解決
案例分析:12月份如何實施一檢通過率達到99%
案例演練:PDCA運用(可用企業案例演練)
第二講:PDCA循環八步驟詳解
一、P階段--確認問題
1、定義問題
2、問題評價標準
3、明確問題與工作指標間的關系
4、確認問題實施工具
案例演練:用5W1H表如何清晰的定義問題
5、數據收與組織數據
案例演練:用工具如何收集數據
6、目標設定五要素
案例演練:如何清楚設定目標5W1H
二、P階段—分析原因
1、目標與過程
2、分析原因工具運用
案例演練: 因果圖運用、5WHY運用5WHY
三、P階段—找出影響問題的根因
1、目標與過程
2、找出根因工具運用
案例演練:分析某問題根因關聯圖
四、P階段--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法
1、目標與過程
2、決策評估工具運用
案例演練:決策評估
3、提出行動計劃和相應資源:行動計劃展開
案例分析:新產品上市進度計劃
案例演練:問題改善計劃投票法
五、D階段—實施行動計劃
1、目標與過程
2、行動計劃工具運用
案例分析:行動計劃表
3、對策實施遵守率
六、C階段—評估結果(分析數據)
1、目標與過程
2、過程評價
3、結果評價
4、因果鏈驗證
七、A階段—標準化和進一步推廣
1、目標與過程
2、PDCA
3、標準作業的制定與改進
4、確定管理的方法
5、落實管理,效果跟蹤
案例分析:某企業問題解決案例
八、A階段—問題轉入新的PDCA循環
總結,答疑!
掃一掃關注公眾號